各县(市、区)科技(经信)局、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襄阳“一极两中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市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能力,聚焦产业链、延伸创新链、做强平台链,支撑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高质发展,现将2021年度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重点支持有科研基础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院)和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对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企业。

二、申报条件

l、申报单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学科发展前沿或在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领域开展研究,符合襄阳市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

2、申报单位科学研究成绩突出,在本研究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承担襄阳市、湖北和国家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和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学术研究基础,能引领同类学科发展。

3、申报单位需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有实验室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以及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学术思想活跃,研究风气浓厚,学风正派。

4、实验室建设定位清晰,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近、中期目标。

5、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场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用房相对集中,且边界清晰;科研仪器总价值在300万元以上。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国家另有特殊要求外,对符合入网条件的仪器设备必须纳入汉江科联网(襄阳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网),并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6、有健全的运行和管理制度,有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稳定地保证实验室持续开展工作的相应经费、基础设施、后勤保障等配套条件。

三、申报要求

1、襄阳市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XXX襄阳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如:新能源襄阳市重点实验室(湖北文理学院)。

2、襄阳市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需为在襄阳市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院)、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不受理个人直接申报。

3、经认定的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在建设期间,依托单位应定期报告实施进展情况。

4、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材料中的各项内容将作为验收的主要依据,必须认真填报。

5、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四、申报流程

1、申报方式。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汉江科联网”(http://hjklw.kjj.xiangyang.gov.cn/xykjcms/)进行申报,登录平台后,点击门户集成下快捷应用进入 “襄阳市重点实验室”的业务办理,按要求填报。

2、审核推荐。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按归口管理原则,采取分类推荐的方式。襄阳市中心医院、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由以上单位作为归口管理单位单独推荐。其他单位及企业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由各县(市、区)科技(经信)局、高新区科技局、东津新区(经开区)管委会作为归口管理单位统一推荐。各推荐单位要认真遴选审查、严格把关,完成网上推荐,并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汇总表和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申报系统自动生成的申请书纸质版各一份,报送至襄阳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科。

3、申报时间:202148日至2021531日。

五、联系方式

1.受理科室联系方式

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科: 李玉芬  何航平

联系电话:0710-3552395

李玉芬18771529980  何航平15171001185

2.申报平台技术咨询电话

梁咏梅  杨鸿霞   0710-3220637  3229108

 

附件:襄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

襄阳市科学技术局

202148